江西新闻客户端讯(李冰雪 李俊林)近日,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化学化工学院“星火”实践团赴宁都县小源村,立足当地文化特色,实地体验“夏布”文化工艺、“扛灯”“赶集”等民俗活动。深度探寻非遗工艺与民俗文化的魅力,思考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感受非遗“夏布”魅力。宁都有三宝:夏布、稻米、三杯鸡。“这种植物叫‘苎麻’,是制作夏布的原材料。”新时代文明实践员李油油热情地讲解道,“‘苎麻’要通过浸麻、剥麻、漂洗等多道工序,才能制成麻线。”宁都夏布,又称苎布,曾与闻名全国的江西万载夏布、湖南浏阳夏布互为昆仲。当时,宁都夏布织造开始了新的历程,东山坝乡成立了小源织布分社。
▲讲解员向实践队员介绍苎麻
▲村民进行刷浆工序
过去夏布畅销时,宁都东山坝乡的小源村还是有名的夏布织制专业村。那时村子里家家有织布机,户户有织布师,一年四季机杼声不断。如今,夏布已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,这种手工纺织工艺也慢慢退到了历史舞台的边缘。“我们不能看着夏布技艺失传,要用切实行动去发扬这项技艺。”实践队员丁梦阳表示道。
▲实践队员参与制作夏布
鸣机织苎,经纬流芳。从一团乱麻到一匹坯布,经纬纵横穿梭间时光荏苒,夏布承载着一代代赣南客家人的情感与乡愁,也延续着这千年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与芬芳。夏布完全由手工织造,工序复杂,体现了工匠精神。一个织布动作要恰当地控制好力度与速度,并非易事。参访当天,大家既心生自豪,也深切感受到了夏布手艺人的辛苦。“自己上手的感觉真的完全不一样,织布的时候不仅要用眼睛观察,还要注意手脚配合。”实践队员刘慧红感叹道。
了解“扛灯”民俗之风采。小源村民俗众多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“扛灯”习俗,这是一种极其美观的客家独有的大型花灯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晚,添丁之家出灯,全村老少同游,挨家讨喜,串户祝福。当花灯烛火点燃,热气蒸腾,其中人像随之转动,献上一曲优美舞蹈,宛如天仙下凡,降福人间。
据了解一个花灯往往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来制作。“这些花灯里面的纸人都是用头发丝绑定的,中心的蜡烛点燃,随着扛灯人的摇晃,里面的纸人也在旋转,就好像皮影戏一样。”新时代文明实践员李油油讲解道。通过细致的讲解,实践队员真切感受到这项传统民俗背后不仅是添丁得子的喜悦,更是鼓乐齐鸣的和谐。
体验“赶集”文化之活力。“赶集”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,同时也是劳动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。在“赶集”的过程中,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,还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间文化。来到小源村,“星火”实践队入乡随俗,深入小源村同居民一同感受当地市集文化。
▲村民们早起赶集
“昨天还是平常冷清的街道,今早已被小商小贩的摊位占满了。各种蔬菜水果、各种小吃零食……吸引了很多小朋友来,一下子感觉整个村庄都热闹了起来。”实践队员官利爽表示。
作为一种古老的市集文化,“赶集”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,还传达着民间的智慧和温情。在这样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,实践队员与小源村民一起,感受到了那份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人间“烟火气”。
“在红色示范村的基础上打造‘非遗乡镇’,充分发挥非遗的整体魅力。”在走访调研中,实践队员们还不断思考助力乡村振兴新思路。今后,“星火”实践队将继续探索新的方式,赋能非遗传承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。
https://www.jxxw.com.cn/content_html/html/55/p/pc/2024/07/132070984.html